此网页设有cookies来改善您的在线用户体验。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Cookie政策
We will review your query and be in touch by email within 24 hours (local time, Monday to Friday) with next step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n the meantime, please contact our team on admissions.nais.hk or by phoning +852 3958 1428 and we will be happy to assist.
We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to you soon.
在佛山诺德安达的表演艺术中心的公共空间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们的艺术作品或以展览的形式,或以学习主题进行集中展出。本期展览,是11年级视觉艺术课程的学习成果。一个,关于“认知”的展。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Emerge”,带着对 “认知”的思考,佛山诺德安达11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一场可思、可视的展览,是他们重新认知“自我”和认知文化的过程,从而打破多元文化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壁垒,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并更好的与世界融合。
本次参展的学生作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A-Level学生,对于“认知自我”的探索和创作,项目以及作品以展示板呈现。“正如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体现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而且在人生道路。
另一部分是IB同学对于“认知自我”和“认知文化”的发展创作,作品以丙烯画、水彩画、综合绘画材料、电子绘画以及立体装置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1. 创作“我”的过程
Judy同学创作的作品《On My Way》,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她。作品呈现了两部分内容,胶囊外观上是她压抑情绪的表达,曾经的她像画中一样是透明的,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慢慢在成长的历程中,她从“束缚”中绽放,内心光亮,充盈。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的创作过程。Judy先通过思维导图确定主题方向,分析“自我”,确定主题之后根据主题研究艺术家,进行学习、模仿、创新,在创新时确定一手资源、二手资源、创作媒介等。
3. 重现京剧
京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对此感兴趣与耳熟能详。Charlie同学的爷爷是一名京剧演员,而她本次展出的作品的灵感也是从爷爷身上得到的,她希望通过她的作品宣传京剧文化,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京剧。
被看到,才能被延续。传统文化不应该是亘古不变的,Charlie同学为京剧文化赋予了创新,它的生命力才能更长久,中华文化也能越走越远。
3. 在线状态
Shelly同学展出一件特别的艺术装置,作品以装置、影像相结合,只描述事实,不阐述观点,以开放的态度呈现给观众,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学生的创作不设限,他们利用多元材料、使用多元创作方式进行创作,视觉语言没有局限。在这场展览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学生的创作过程,是思考,尝试,发现问题,反思,再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创作完成。佛诺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拥有国际视野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在本次展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学生来说,从一个“临摹学习者”转变到“自主创作者”,是一个质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自主探究的创作方法,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视觉艺术课程和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